一個文明城市除了先進的硬體設備,還要讓市民「有安全感」,城市安全是居住品質的重要指標,關乎公共政策、社會穩定、整體環境安全感知程度等多個層面,《逍遙看世界》節目邀請到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,與大眾分享新竹市從科技反詐到城市治安的再定義。
新竹市擁有密集的高科技人才,容易成為詐騙集團覬覦的對象。根據內政部警政署165反詐儀表板統計,新竹市今(114)年1至2月受理詐騙案件586件,財損金額高達4億6,369萬元,引起市府高度重視。
邱代理市長指出,雖然新竹市的戶籍人口僅約45萬人,但實際活動人口高達60萬,涵蓋了大量的大學生及未設籍的上班族。由於新竹市擁有眾多高薪從業人口,這些人往往成為詐騙集團眼中的「肥羊」。受害者多集中在20至39歲的高學歷上班族,生活單純、社交圈有限,且經濟條件優渥,成為詐騙案件的高風險族群。也因此,新竹市的詐騙案件數與財損金額在全國中相對偏高。

市府推「阻識防」三招 以科技與教育建構反詐新防線
為打擊詐騙犯罪,市府推動「阻詐、識詐、防詐」三大策略,全市總動員。除警察局主導之外,代理市長也要求各部門協力,例如:城市行銷處協助媒體宣傳、民政處動員鄰里長與宮廟、教育處進入校園宣導、交通處於智慧站牌設置警語、產業發展處深入市場與漁港、勞工及青年處針對移工族群展開多語宣導,全面鋪設防詐安全網。
邱代理市長強調,防詐教育必須從源頭做起,特別推動「孫子兵法」防詐策略,讓小學生將防詐知識傳遞給家中長輩,提醒長輩「不要亂加群組、不要匯錢」等觀念,以家庭為單位全面防護,並針對20至39歲上班族、長者與學生三大高風險族群,結合志工、學校、社福機構及企業辦理講座,全面宣導防詐意識,鼓勵公司行號與社區守望相助。
此外,科技治理也是竹市反詐與治安提升的關鍵利器。警方利用大數據分析可疑帳戶與IP位置,建構詐騙模型樣態,提前預警,並連結金融機構,強化第一線防護。

市府重拳打毒打詐 跨縣市聯盟打造治安共同體
除防詐外,毒品問題也是市府重點防治項目。去(113)年竹市警察局破獲史上最大宗的大麻植株案,反毒成效受到中央表揚。代理市長指出,毒品形式日新月異,常見以咖啡包、糖果包等方式滲透校園。市府與社工、教育單位合作,特別針對中輟生與高風險族群進行個案追蹤,強化學生與社區自我保護能力。
同時,市府與新竹縣、苗栗縣、桃園市組成「園縣市高峰會」,共享偽變造車牌取締、危險駕駛聯防、詐騙等情報。警方也利用虛擬貨幣金流追蹤技術,提升查緝犯罪的效率,透過跨縣市團結合作,以人民福祉為目標,實現區域共榮共好,守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。
AI監控結合大數據 邁向安心宜居智慧城
為提升整體治安,新竹市導入AI監控與大數據分析,全市共設有6,009支監視器,平均每平方公里達57.77支,密度為全台前段班。透過自建光纖網路確保傳輸穩定,並導入車牌辨識、聲音偵測、行為分析、即時異常回報等功能,妥善率高達97%。
在交通安全方面,市府更換光衰低於60%的路燈,並針對長者與年輕駕駛族群,持續推動交通教育與科技執法,保障行人安全。
此外,新竹市也推動「人等車、不要車等人」的接送政策,避免校門口車隊聚集影響交通,讓孩子安全上下學,打造宜居城市。
「我們的目標是讓市民無論在工作、求學、創業或退休,都能安心生活,真正實現『安居科技城,幸福真永遠』的願景。」邱代理市長如此強調。
更多資訊請收聽《逍遙看世界》Podcast特輯節目 >>安全感的溫度:從科技反詐到城市治安的再定義 (相關報導: 收到1種簡訊帳單千萬別點進去!最新詐騙手法「個資外洩存款一夕蒸發」,3招徹底防詐 | 更多文章 )

(新竹市政府 廣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