陸配街頭直播引發的獵巫狂潮:結構性的仇恨與恐懼,恐讓台灣民主自廢武功

2025-06-16 14:30
(翻攝許淑華臉書)

5月初,有陸配部落客在小學附近開直播,介紹台灣學校的風土人情,順便帶貨,引起路人警覺。此事被台北市議員得知,疑其「錄到小朋友清楚的面貌」,並結合社交媒體瘋傳的「兒童器官買賣」傳言,質疑其真實意圖,一時間,引發家長的恐慌。警方循線傳喚這位陸配到案說明,並依法移送檢方偵辦。但這只是開始......

無獨有偶,那幾天在高雄鼓山區,也有一名大陸口音的女子,早上出沒在國小校園開直播家長引發恐慌。警方和裡長都到場了解,也找到人了,該女子從大陸來台20多年了,已取得身分證,為了直播賣貨而拍下台灣的生活點滴上傳到抖音平台。警察在她手機裡並沒有發現對孩子們有特定特寫的影片。

有關新聞一出來,社交媒體迅速沸騰,一連串未經查證的「滲透」指控浮出水面。在YouTube、Threads等平台上,不斷有網友將偶遇的街頭拍攝者貼圖上網,指責他們是「中國間諜」、「直播采集街景用於攻台」,甚至在鏡頭前喊出「六四天安門」、「台灣中國一邊一國」等口號,試圖對拍攝者「驗明正身」。

雖然這些被圍攻的對象後來被證明往往是本地居民,但這種獵巫行動仍然愈演愈烈。這也是自從陸配群體這兩年被集體汙名化以來,受排斥遭遇從線上發展到現實生活的最新案例。

戲劇性的是,這些被指控為「可疑」的陸配博主,其實長期在大陸社交平台上以「台灣生活博主」身份活躍。她們的視頻中,台灣街頭寧靜、校門井然、交通有序,被描繪成「和大陸同文同種但是更文明的社會」,這個主題在抖音、小紅書等平台素來能吸引大量流量,讓許多大陸觀眾對台灣充滿好感和憧憬。對許多陸配而言,這樣的內容不僅是文化橋梁,更是生計。

為什麼這麼多陸配投入自媒體創業呢?其實陸配在台灣就業市場長期面臨結構性障礙。據移民署調查,部分雇主與公眾對相關法規理解不足,導致陸配求職時常遭誤解;在勞動參與率偏低、社會融合進展遲緩的現實下,透過自媒體創業成為許多陸配的替代出路或者副業。她們所展現的,不僅是日常生活,更是一種在夾縫中生存的策略。

然而就是這樣的烏龍獵巫,卻迅速擴散,並蔓延到現實生活中。

幾天後,Threads上有人發文說在台中高鐵站發現一位婦女正在直播,於是他「直接走到她附近大喊八九六四、天安門、香港獨立」。結果後來就有網友發文表示這是她媽媽,一個彰化在地人,當天只是拍影片記錄跟家人團聚包粽子的心情。

有人打Uber遇到一名來台14年的山東男性陸配司機,雖然行程中對方很禮貌,但是網友依然發文質疑「現在中國人這麼輕易就可以在台灣一邊開車一邊打聽大街小巷了嗎?」然後他除了通報Uber,還標注了移民署。

某女網友爆料,一天她在家附近橋上拍風景,被一位阿姨當街質問拍什麼,為什麼長得不像台灣人。可是該拍照女網友其實是原住民。 (相關報導: 否決「斬首伊朗最高領袖」計劃,川普準備調停以伊衝突:普京打電話給我,說他能幫忙! 更多文章

還有某位女性攝影愛好者在台北某路口拍攝馬路,被路過網友拍下數張照片發上Threads,質疑其疑似「滲透」的行為,懷疑她像陸配,甚至像跨性別者。很快當事人發長文回應自己是地道台灣人,只是愛拍都市地景的攝影愛好者而已。但是網友們依然認為她行為可疑,繼續追討。

OSZAR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