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20年前的「玩具墳場」到現在的「玩具醫院」 蘇俊賓一場跨越世代的溫柔觀察

2025-06-24 16:44
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出席中埔國小「玩具醫院」,透過「檢測玩具、拆解、零件分類」的完整流程,讓廢棄資源重獲新生。(圖/桃園市政府提供)

對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而言,今(24)日為中埔國小「玩具醫院」的揭牌,不只是一場公務行程,更像是一場橫跨20年的田野調查的溫暖句點。當年他身為研究生,在南臺灣掩埋場,看見一袋袋廢棄玩具時的巨大震撼;現在則是眼前這群平均70歲的「爺奶醫生」,帶著小學徒,為這些即將被遺棄的玩伴,重新注入生命。這趟旅程,恰好見證了台灣最浪費,也最溫暖的風景。

「當年印象非常深刻,發現掩埋場中的廢棄玩具的數量十分驚人。」回憶起研究所時期,蘇俊賓的語氣中仍帶著一絲感慨。當時他的研究室,正針對南台灣七縣市的廢棄物政策進行調查,其中一項工作,便是親赴掩埋場,進行垃圾成分的分析。

在那裡,他親眼目睹了台灣消費社會的另一面。大量的塑膠玩具,在結束了它們短暫的「生命週期」後,被與垃圾一同打包、壓縮,最終長眠於地底。這個場景,不僅是一筆學術研究的數據,更是一位青年學者心中,對於資源浪FEI的深刻烙印。

過去20多年間,「臺灣玩具圖書館協會」已回收再利用了超過700公噸的二手玩具。這個數字背後,是無數被遺棄的童年夥伴,也是沉重的環境負擔。如何讓人們重新思考「人與玩具」的情感關係,讓這份情感得以延續與分享,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。

時隔20年,當年的研究生,如今已是城市的副市長。他今日親手揭牌的「中埔國小玩具醫院」,恰好為他當年的疑問,提出了一個溫暖的解答。

蘇俊賓強調,這個小小的玩具醫院,完美地融合了「環境價值、分享教育、世代合作」三個核心價值。在這裡,平均年齡70歲的「爺奶醫生」們,用他們的巧手與人生智慧,帶領著「小醫生」學徒,將一件件破損的玩具修復。短短4個月,他們已成功修復及交換了超過200件玩具。

這不只是減少了50公斤的廢棄物,更是最好的環境教育;孩子們從中學會珍惜與分享;而退休的長者們,也再次找到了貢獻社區的舞台,成為最棒的「在地安老、活躍老化」典範。 (相關報導: VIS國際實驗教育PBL成果展 看見高中生面對未來可能的樣貌 更多文章

從掩埋場的驚人發現,到小學裡的溫馨笑語,蘇俊賓這場長達20年的「田野調查」,最終看見了一個充滿希望的答案。一個小小的玩具醫院,串起了環保、教育與長照,也為這座城市,帶來了一道最溫暖的風景。

因為你,我們得以前進,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
OSZAR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