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再只有化療!早期三陰性乳癌治療 免疫藥物輔助、PARP抑制劑納給付

2025-06-26 15:26
乳癌亞型中最惡性的「三陰性」乳癌,過去只有化療可用,即日起健保增加給付免疫藥物輔助治與PARP抑制劑,讓更多病友重燃希望與信心。(黃天如攝)

乳癌是女性癌症的第一位,每年約新增1萬8000名病友,又其中約1成屬復發率高、年輕化、治療工具少的「三陰性」乳癌。過去三陰性乳癌健保僅給付化療,讓癌友飽受復發與轉移之苦,直到今年6月1日起,在癌友團體不斷倡議之下,健保署終於同意將免疫藥物輔助治療與PARP抑制劑納入早期三陰性乳癌給付,此舉不僅讓三陰性乳癌病友重燃希望與信心,也是乳癌治療史上的重大里程碑。

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表示,三陰性乳癌是所有乳癌亞型中人數最少的一型,過去僅有化療可用,癌友飽受復發與轉移之苦,但即日起健保給付免疫藥物輔助治療與PARP抑制劑,用於高風險性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的輔助治療;尤其是免疫藥物輔助治療,手術前就能合併化療使用,對年輕的三陰性乳癌病友意義重大,有助早期控制病況,提升預後效果。

高雄市乳癌防治衛教學會理事長侯明鋒表示,近年國內乳癌標準化發生率持續升高, 死亡率也持平不降。反觀美國乳癌死亡率卻在1975至2019年間大幅下降58%,大型資料分析原因,47%來自早期治療的進步、另有25%來自篩檢、29%來自第四期藥物進展。由此可見,要真正降低乳癌死亡率,除了推廣早期篩檢診斷,關鍵更在於讓病人從一開始就能接受到完整的治療。

53歲的Amanda是位罹患第二期三陰性乳癌的病友,在過去像她這樣的病人即使處於高風險期,也無法獲得健保給付免疫治療,所幸她有商保,可以自費使用免疫藥物及PARP抑制劑,那時她看到許多跟她同房的病友,同樣是罹患三陰性乳癌,其他姐妹們多數都只能接受化療,讓她深感「不是每一位病友都像我一樣幸運,有能力自費負擔每年近200萬的高額藥費。」所以,有時所謂的「希望」,也不見得都是公平的。

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、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陳芳銘表示,台灣逾8成乳癌病友確診時是早期,而在各乳癌亞型中,早期三陰性乳癌的惡性度較高,5年內復發風險逼近3成,尤其是「腫瘤介1-2公分且合併淋巴轉移」或「腫瘤大於2公分」的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族群,更容易復發,存活率偏低。

如今免疫藥物輔助治療與PARP抑制劑健保擴大給付,讓更多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看到希望,期許癌症真的變成可長期控制的慢性病。陳芳銘強調,能否讓每位高風險性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獲得治療,將是未來臨床醫師未來的重點工作;醫學會也會配合政府「論質計酬」制度,擔任政府與臨床醫師的橋樑,透過個案管理、指標管理與建立誘因等三大方向著手,共創病人、醫療與社會三贏
(相關報導: 三班護病比首波獎勵金5.47億入帳!27家醫院領0元 邱泰源:將查未達標原因 更多文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

請他喝杯咖啡
OSZAR »